胡筱浩个人空间

成长日志

贝壳的主要成分

已有 138 次阅读 字数(930) 2014/5/23 19:10:00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占了总成分的95%,其它成分有镁、铁、磷酸钙、硫酸钙和硅酸盐等无机物,还有少量贝壳素等有机物。 贝的称呼 在汉语中,贝类的称呼有多种,通常使用最多的是贝壳、海螺、牡蛎、蛤蜊等;还有的叫石鳖、鲍鱼、砗磲、章鱼、墨鱼、海牛、蚌、蜗牛、蛞蝓、虫豪、蚶、蛏、乌贼、田螺等,可谓五花八门。 贝类,就形状而言,多达10多万种,有的状如斗笠或帽子,有的呈陀螺状、圆锥状、宝塔状,还有的则似一圆盘或球体。形状各异的贝类,大小也相差悬殊,虹蛹螺小到身体仅0.03毫米长,砗磲最大的壳长达1.8米,重量可达500斤左右。贝类的颜色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天然色彩,其斑纹更是百姿千态,令人称奇。海南的贝类 拥有多种多样的辽阔海洋环境的海南岛,水质优良,盐度稳定,水温适度,为各类软体动物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形成了海南特有的种类丰富的贝类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海南海域海洋贝类近二千余种,有些种类更是独有。其中可供食用的有鲍鱼、马蹄螺、贻贝、泥蚶、毛蚶、江珧、扇贝、日月贝、文蛤等多种。可供药用的有鲍鱼壳、蝾螺厣(中药称为云母石)、锥螺壳与肉、宝贝壳、红螺壳及其厣与肉、荔枝螺壳、泥蚶壳、贻贝壳、牡蛎壳、文蛤壳与肉等。生长在海南海域的珍珠贝,是名贵贝类之一,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珍珠贝有马氏珠母贝、珠母贝(俗称黑蝶贝)、大珠母贝(俗称白蝶贝)等。其中大珠母贝是最大型的种类,壳长30多厘米,壳质坚实厚重,壳表有灰黄褐色放射肋,壳内有丰厚的银白色珍珠层,常栖息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区,是海南岛特有的品种。可供制作装饰品、工艺品贝雕观赏用的有珍珠贝的珍珠与壳、夜光螺壳、鹦鹉螺、虎斑宝贝、法螺、冠螺、篱凤螺、斑凤螺、芋螺等多种。这些经过精心或简单雕饰而成的工艺品,把一种别样的海洋文化气息传达。有天然珍贵艺术品之称的贝类,同样成为收藏界的瑰宝,世界上许多自然博物馆都有专门的贝类馆,成为人们观赏的好去处。 目前我国展馆面积最大、贝类品种最多的贝壳馆,当属2001年6月建成的海口热带海洋世界贝艺馆,其展馆面积为700多平方米,原贝藏品种达800余种,该馆并珍藏了一批世界名贝。位于三亚亚龙湾的贝壳馆,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贝壳展示馆,该馆贝艺品十分丰富,是贝壳工艺的购物天堂。

评论 (0 个评论)   点赞(0)

facelist

成功
  • 日志:222
  • 相册:149
  • 心情:0
  • 留言:0
  • 关注: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