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月瑶个人空间

成长日志

好习惯,成就一生的幸福

已有 241 次阅读 字数(2399) 2009/7/3 22:32:32

好习惯,成就一生的幸福


 

  好习惯成就一生幸福有位朋友在闲聊中告诉我,正在读小学的孩子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询问我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我告诉她,让孩子多读读书,语文学习*的是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多了语文自然就会好。但她无可奈何地告诉我,孩子就是怕读书,想尽种种办法也没法让他对读产生兴趣。
  从朋友叙说中,我隐约感到她对孩子的语文老师心怀不满。我直率地告诉他,语文老师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做为母亲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不当才是问题的关键。母亲教的是自己的孩子,老师教的是别人的孩子。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如果把整个教育过程看作是把刀,那么学校教育就是刀上的刃,家庭教育则是刃上的钢。因此,母亲的责任比老师的责任要重千万倍,可悲的是,同老师相比较,绝大多数的母亲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训练。这位母亲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是因为书中世界不精彩,而是因为母亲在让孩子读书时,把读书当作一项强制性的任务:你今天必须读完多少多少!回来我得检查!当读书这种有趣的心智活动被当作必须完成的作业时,年幼的孩子必然不会对之产生兴趣,久而久之还会产生抵触的情绪。
  喜欢读书,这是一种习惯。一位名人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有人还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可以成就一生的幸福。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定,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90%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智力因素只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有一个故事,说美国的“福特公司”,在全球500强前列。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应聘的三个人都比他的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视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弯腰捡起来,发现是一张废纸,便顺便把它扔进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办公桌前,说:“我是来聘任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有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呢?”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而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的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了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的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首位。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
  13岁就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大学生周峰,在谈到自身成功的秘诀时总是说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了自己。据说周峰有两个好的学习习惯:一是量化的学习习惯。他认识汉字、记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是走亲戚串门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3000多个汉字记住了,3000多个英语单词也记住了。二是定时学习的习惯。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自觉性极强,不需要别人提醒。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去学习、工作;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别人。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讲大道理、说空话就完事,重要的是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子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孩子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作为家长,关键是和孩子一起把每一次行动落实到位。
  2、首次慢动。开动大脑机器也像开车一样,起动时,车速一定要慢,第一次切莫要求高,记日记哪怕只记一句话就行,背英语单词哪怕第一次只背两个也好,凡事不要一开始就急于求成,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孩子就觉得难而又难,从而失去了做事的兴趣。
  3、逐渐加速。有了首次慢动,尊重了大脑的始动原则,运转起来了,慢慢地像汽车一样开了几十米,这时就可逐渐加速了。日记可以长到每篇写两三句话,单词可以每天背三四个。在慢动的基础上,增加这点运动量,孩子可以接受,不知不觉中,大脑这部汽车就比前几天运转快了。
  4、不怕慢,只怕站。遇到特殊情况,如意外的任务,身体有点小病,有不顺心的事心情不好,也鼓励孩子不能停止,只要能站直了,就别趴下,只要还能行动就别停下。写日记心情不好,写不出太好的文章,但也不要中断日记,可以随便地东一句西一句记下自己的当时的心情,可以少写,但千万不要停下来。要克服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得尽善尽美的想法;建立起行动就比空想强,只要做,就比不想强的观念。许多人没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跟想尽善尽美有关。
  5、控制时空,制订计划。有了行动,逐渐增加了行动的速度,孩子会品尝到一点做事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习惯,就要制订比较全面的计划,增强孩子对自我行动的时间和空间的控制能力。从时间上,和孩子商定从早到晚的行动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各用多少分钟,使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时间安排都有序化,有益化。从空间上,使孩子处于能够把握自己的环境,什么歌厅、舞厅、游戏厅、台球室这些地方,一旦进去,孩子便容易失去自控,不由自主地放弃好习惯。注重制订计划的时候,任务指标不要订得过高,使孩子觉得,稍加努力便可达到,稍稍一跳,便可把果子摘下来。
  6、进入轨道。孩子按计划行动起来了,逐渐提高了学习效率,每天定时定量地锻炼、预习、做题、背单词、写日记、唱歌,到了某段时间就做某件事。遇到特殊情况少做一点,做慢一点,但不停下。

评论 (0 个评论)   点赞(0)

facelist

成功
  • 日志:93
  • 相册:41
  • 心情:0
  • 留言:0
  • 关注: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