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课后反思
已有 358 次阅读 字数(980) 2016/7/14 9:55:29
清晨,当老师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向每位来园的小朋友问好时,你总会发现刚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小朋友总是急忙躲到爸爸妈妈的身后,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好半天轻轻地哼出一句听不清的问好声。只有少数孩子能大方地对老师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摆摆手,鞠个躬。通过与小班孩子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不是不会说,而是缺乏在不同场合与对象交流、对话的经验,因此表现出不敢说的行为,甚至惧怕在许多人面前大胆的表达与交流,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扭捏、躲闪、跑开灯现象。小班幼儿已经有了简单的与人打招呼的经验,我们班的小朋友对于熟悉的人能够容易与人接近打招呼,但面对陌生人有时可能会产生害怕不敢接近。刚好这次有小朋友不认识的老师来班上听课,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陌生的客人,所以这次我选择上关于打招呼的课,让幼儿能克服心理的胆怯与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本次活动我采用是师幼问好互动导入活动,鼓励幼儿有礼貌的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小班年龄小所以用小奖品吸引他们大胆的介绍自己,然后引用天线宝宝的视频吸引幼儿,引导幼儿观察天线宝宝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再听音乐找朋友学一学天线宝宝与同伴打招呼,讨论平时自己是怎样跟朋友打招呼的。最后,玩游戏“打招呼”,请小朋友上来游戏,老师带着小朋友手拉手牵成圆圈行走,跟唱儿歌《找朋友》,儿歌结束就跟朋友打招呼“Hello!你好!”,幼儿游戏两遍,再让幼儿请客人老师一起游戏。 整体感觉自身课堂的驾御能力还不够,随机应变还不是很顺,整个环节层次还不够明朗,但活动中小朋友还是很积极地参与,小朋友、老师都玩得很开心,活动在快乐中结束。 在设计活动中我注意到: 1、激发兴趣,调动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活动以幼儿喜欢的绘本导入,配以教师的讲解和音乐,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动静结合。让幼儿在欣赏、游戏中体验抱抱和被抱抱的感觉,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难以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为此,本活动有意识地运用行为表达方式加以弥补,以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表达情感,体验感受。 3、大胆表达,让幼儿体验到在生活中多抱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于那些内向、腼腆、不善表达的幼儿来说,从情感到行为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通常不是一次活动就能达成的。因此我们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表达情感,逐渐使情感表达成为一种自然、自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