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运动课程纲要摘录(五)
已有 841 次阅读 字数(1806) 2020/11/12 16:02:56
2.精心打造几个大游戏区域为了扩大幼儿游戏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不同器械的不同游戏方式,我们对操场进行规划和利用。安全性原则贯穿在整个游戏环境创设的始终,材料的安全性、场地的安全性、幼儿相互之间自身行为的安全性都是我们游戏场地设置的考虑因素。根据幼儿园场地和运动的内容对户外场地进行健身区域的划分。全园呈现3大区域运动类型:基本动作技能练习区、自由探索区、情境性游戏区。3.设计和提供有效的游戏器械(1)合理安排经费支出购置游戏器械,保证游戏顺利开展要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需要丰富的游戏材料,而这些条件需要资金来保障。一方面根据每个区域不同功能,购买、添加或设计所需器械。另一方面动员家长力量收集废旧材料,开展“亲子制作游戏器械活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玩具,将制作玩具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这也是丰富幼儿游戏材料的有效途径。(2)根据区域类型及幼儿运动能力的需要,投放不同游戏器械针对户外自主游戏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相应的材料。在此过程中,幼儿不同能力的表现成为材料选择的重要指标。有用于走、跑、跳、平衡、投掷、攀登、爬等基本动作练习的器械,并都进行科学的分配。考虑到攀登、高处跨越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勇气与胆量,而现在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很少,可开辟了户外拓展性运动区,有高空溜索、攀爬墙、梅花桩等等,给了孩子更多的爬高爬低的机会。根据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把一些游戏器械进行有目的的组合,或让幼儿自己合理搭配,以促进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有些器械的组合强调让幼儿个体、两人或多人手执某种器械控制另一种器械;有些器械的组合强调让幼儿操作相同或同一类型的器械;有些器械的组合强调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强调通过器械的合理搭配不断地挑战幼儿的运动能力;有些器械的组合强调对器械特性的运用;有些器械的组合强调幼儿动作的协调与反应能力的发展;有些器械的组合强调辅助方法的合理性。器械的组合方式非常多,合理的组合体现了教师对于游戏材料的认知,体现了教师对于幼儿运动发展需求的认识,体现了教师设计户外自主游戏的技巧与能力,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基本动作技能练习区:全民出击:草地上固定拓展性器械组合。有攀爬岩、攀爬梯、攀爬网;穿越火线:海绵垫、油桶、木板、跨跳栏、爬网、竹梯、番薯帘、桌子、泡沫垫、各种大型圆筒、多面孔的立体架、收纳箱;小熊过桥:网格状轮胎、平衡木、木桩、滑轮车、竹梯、桌子、小象投掷环、收纳箱;功夫足球:球网、足球、记分牌、锥形筒、竹梯(跳格梯)、足球训练器、围栏;愤怒的小鸟:沙包、空格柜子、各种布艺小鸟、矿泉水瓶、推车、竹子投掷架、轮胎、海绵垫、竹梯、木板、收纳箱。自由探索区:小岛寻宝:1.水池:水泵、各种PVC塑料管组合;2.沙池:塑料小推车、玩沙工具、“宝藏”、中等大小积木、木板、竹梯、鞋套、攀爬梯、悬挂缆车、收纳箱;骑骑乐:小车、交通标志牌、轮滑车;欢乐时光:竹席、各种颜色布、抱枕、白色布袋、竹编收纳筐。情境类游戏区:CS战地游戏区:草地上CS情境游戏区。4.创设灵动的游戏模式幼儿自主选区——热身运动——器械搭建总动员——快乐运动——整理器械——放松评价 幼儿自主选区的环节构想原由是希望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游戏区域,真正成为活动主人。热身运动配以节奏轻快鲜明的音乐,创编与游戏内容相关的简单动作,活动肢体,滑润关节,促进循环,舒畅肌肉,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主要活动。器械搭建总动员使幼儿感受自由搭建的乐趣,强调游戏规则由幼儿自己创造和决定;强调游戏的过程由幼儿自己安排和设计。快乐运动从自主出发,教师要明确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放弃权威,退到后台。做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旁观者、被领导者和参谋者。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隐性角色是孩子们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规则意识。二要注重对孩子的观察。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与指导,有效地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不断寻求新的游戏方法,在提高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使幼儿喜欢运动,乐于参加运动。整理器械引导幼儿参与器材的收拾与整理,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在幼儿情绪较为高涨,还未很累时结束最为合适,能让幼儿回味游戏过程,期待下次游戏。放松运动能使人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调节到正常水平,从而达到机体超量恢复的能力。另有效的幼儿游戏评价奖励,能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时的良好常规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