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育
已有 157 次阅读 字数(683) 2010/12/28 19:40:22
小小班的孩子,常规对他们只是一张白纸。吃点心时,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大班的孩子很快吃完了,便会整理好自己的碗跟勺子;而小小班的孩子吃完了,他们就在教室里东瞧瞧西摸摸,老师叫他们自己去整理他们也不去,要么走来走去,要么就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还有的拣起地上的饼干屑扔来扔去;有的孩子拖拖拉拉,要吃好长时间,泼牛奶、掉饼干的事经常发生,还有的甚至有用手去抓点心弄得满脸都是...... 如何让孩子尽快养成吃点心的常规,又能愉快地吃点心呢?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进行了分析: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这是孩子们调皮、好动所致。学习新《纲要》后,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组织的吃点心活动多以集体活动为主,幼儿不得不被动地、消极地等待老师、等待其他小朋友,所以才出现有的幼儿无所事事的情形。大班幼儿都能较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但对于我们班相当一部分幼儿,他们对睡觉的兴趣不是很大,为了拖延晚睡的时间,他们就坐在自己位置上慢慢地吃自己的点心…… 如何才能改善幼儿吃点心的状况呢? 以往吃点心,我们教师似乎就是秩序的“维护者”、幼儿的“服务员”,现在我们老师和保育员作了重新分工:保育员协助幼儿取用点心、鼓励幼儿不要拖拉;并在盥洗室提醒幼儿、洗手,解小便;另一位教师组织幼儿餐前活动。保教各司其职,同时又密切配合,灵活应变,“秩序”自然好了许多。另外我们还把握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契机, 为充为发挥点心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吃独立包装的饼干必须将包装纸放入垃圾篓;睡觉前,上厕所等,有意识地把进餐过程与环保教育、卫生习惯教育结合起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