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个人空间

成长日志

《临安大明山》游记

已有 460 次阅读 字数(1041) 2013/8/9 9:49:34

临安大明山,素有小黄山之名,唐宣宗微赋诗 “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山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沿路上已透出秀丽,高山、溪谷、溪边巨大的圆石、曲折的山路,似曾相识,依然欢喜。    游客们聚在入口处一座别致的木廊等待景区巴士。旁侧是溪水湍湍,需仰止的峭壁,被分割的湛蓝天空,亮白的云朵,前方是山间公路,高高的树木阳光下忽闪忽闪的碧绿叶子,略带寒意的秋风送来绿色味道的氧气,一个小山谷,一个绝俗的空间。      巴士在龙门峡口放下我们,这便是登山的起点。刚走几步就看到朱眠石,传说朱元璋曾在这十多米长的大石头上休息过,巨石也就因此得了个俗名。石头高度的落差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瀑布,一米多深的小池。凝视着清澈的水,有种心旷神怡的宁静。    一路上溪水相伴,石阶旁树木茂盛,透过山谷看到近近远远处的山头,层层叠叠。秋季的山头散布着深深浅浅的绿色和黄色,两种基色竟也能呈现出多彩斑斓。游山玩水的悠闲,不觉中回头一看,竟可平视远处的山头了,身旁的溪水依旧叮咚,很是别致。渐入山头,夹道旁斜出迎松,对面山上露出刀削般陡峭的岩石,刻着几个大字,透着古诗中名山的浪漫。      山路回转处,忽见三面绿色围绕的山坳正中间一棵黄得通透的大树,像落入凡间的精灵。给了我一个莫名的惊喜。仰望着爬近一看,此树名曰“皇后树”与萧皇后有关。树旁有高约十米的细长瀑布,相应成趣。     从山坳间攀到顶,站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峰上豁然开朗。龙门飞渡的百米索桥横跨在山顶的两巨石间,桥下是溪水飞瀑,倾斜至下的坡度,很是险峻。而索桥的另一侧,却是千亩草甸,高山顶上的平原。左右相比,超出了世俗的想象。真是洞天福地,既有险要地势阻挡敌人,又有沃土种植屯粮,说不清是大明山成就了朱元璋,还是朱元璋成就了大明山。      站在山顶上细点明妃七峰,透过树间看挺拔的七峰,竟有些张家界的俊俏来。远处连绵的山,一层一层,如水墨山水,渐渐模糊淡去。天高云静。 天色渐黑,下山便选择了索道。通往索道需走万米石洞,寒气逼人的漫漫长路中有两处观景台。从漆黑处寻光走去,地上一道细光,抬头一看是三十多米高的一线天。一步的距离便从黑暗踏进了光亮的世界,这是峭壁上的石台,正对着四面环山的御笔峰,寂静的悠然,仿如仙境。另一处是驾云台,因为极冷所以作罢。朋友说,留点遗憾可做重游的借口。有理。       坐上了景区巴士,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上体会到了的逍遥。之前导游曾介绍过司机们高超的技术,无奈来时向上的路程感觉不大,而向下的回程却真正的过了把极品飞车的隐,很多的乘客大呼“这比嘉年华好玩多了!”。 

评论 (0 个评论)   点赞(0)

facelist

成功
  • 日志:4
  • 相册:0
  • 心情:0
  • 留言:0
  • 关注: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