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已有 695 次阅读 字数(1125) 2013/8/9 14:24:39
《 让孩子自己做主》读后感
教育频道 教学笔记
当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在读完之后对我还是产生了很大的震撼。
本书从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突出了必须让孩子自己做主的52件事,涉及增强素质、提高创造力、塑造美德、掌握生存技能、锻炼交际能力、化解内心烦恼以及改善亲子关系等七大方面。
书中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家教案例,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做主”和“如何让孩子自己做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透彻分析,。不要认为孩子的的服从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更不要认为顺从父母的意志是件值得表扬的事。不要逼迫孩子走“你认为”的路。鼓励孩子走“适合他”的路。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地展现;不要让活泼可爱的生命,因为背负父母过于殷勤的期许,失去欢乐的笑颜还有健全的身心。让孩子活出自我,创出名堂。
因本人孩子比较小,现就本人读完这本书后就素质从这些事中增强、身存技巧从这些事中掌握两个方面份总结一下自己的感慨。
爱玩、乐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各种高尚的品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得,什么自治,克己,忠信,独立,共同作业,理性的服从,纪律等,这种种美德的养成,再没有比游戏这个利器来的快来的切实。”当孩子自由自主的游戏、玩耍的时候,他在无拘无束的发展自己的知觉、智力、道德、美感及身体等等,这种再很多家长眼里的“不务正业”的孩子的自主活动,对于促进孩子的身心素质的全年提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游戏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发育;其次,游戏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展;第三,游戏有利于调节孩子的情绪;第四,游戏促进了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第五,游戏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想享受阳光一样享受游戏。
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从小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的兴趣,根本不管孩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感兴趣,这些兴趣一种是家长认为能对孩子的将来大有裨益,能赚到大钱;一种是赶时髦的兴趣;一种通过孩子来实现家长自己在童年时期的没事实现的某种爱好。其实,不尊重孩子对自己兴趣的选择,强迫孩子从事实质上他们丝毫没有兴趣的活动,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增强孩子的压力和精神负担;其次,降低了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干涉孩子的兴趣选择,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其实发现孩子的兴趣很简单,孩子对他感兴趣的事会掌握的特别快。
这本书从七个方面,全面系统的讲述了应该怎样培养一个独立、自强的孩子,高楼大厦平地起,只有打好了地基才能建出高楼大厦,因此,培养孩子也要从小开始,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