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出发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
已有 541 次阅读 字数(2461) 2009/6/16 0:29:56
以兴趣出发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
大二班 周子懿家长
我是一位高中教师,任教高中生物,已担任5年的班主任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师工作,我发现,温州的部分中学生中存在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缺乏的现象。他们的学习似乎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而被迫进行的,所以非常的被动,非常的无奈。比如说他们非常在乎家长会上班主任会跟父母说什么,非常在意家长会之前的那一次考试能得多少分等等。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么一个事实:我们孩子的学习兴趣哪里去了?我们的教育怎么啦?记得周子懿曾经非常骄傲的背《毕业诗》给我听。其中有这么一句:“再过几天,我就要上小学了,做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欢喜。”字里行间渗透着孩子对学校生活多少的向往和期待,可为什么最后会发展为一个个学习被动、甚至厌学的困难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在内在兴趣驱使下完成了一个动作、一个行为、一个任务,解决了一个问题时,他会获得巨大的内在的满足感。而这是不需要别人提醒、鼓励的,完全是他自己的内部感受。所以,学习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到时时处处的愉悦感。但是现实生活在中却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问题在哪里?
我想,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一方面,社会大环境教育是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是一方面,或许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对于我们在座的家长来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使他在将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乐学、好学,使学习成为孩子一生的需要和习惯。
那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好学习惯呢?
首先,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相信家长们和我一样,一定经常厌烦于孩子无休止的提问,那么多的为什么,让人心烦意乱。尤其当你在忙碌的时候,更是忍不住喝住孩子的提问。殊不知,我们无意识的一次次拒绝,也许就渐渐的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我非常惭愧,经常在忙于工作时,把孩子的教育问题晾在一边,但有时候又良心发现,就很有耐心的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或者满足她的好奇心。比如前几天周子懿在看少儿频道时,对有关含羞草的科普知识很感兴趣,认真看了之后,向我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能给她买一株含羞草。我就在周末有空时特地带她去逛花鸟市场,购买了一株含羞草给她自行观察,引导她观察白天和夜晚不同时间段的含羞草的形态差异;白天触碰以后的形态,以及触碰不同部位,含羞草的不同反应等等。还买了一包含羞草的种子,带她一起播种,希望给她一个观察含羞草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的机会。在购买含羞草的同时,我们看到花鸟市场还有卖猪笼草的,我们便把猪笼草也买了来。顺便跟她介绍了有关猪笼草的知识,她很感兴趣,不住的提问,就猪笼草的特点、捕食昆虫的机理、如何消化昆虫,乃至国外巨大猪笼草能消化老鼠等小型动物和捕蝇草、食人草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看的出来,这样一次简单的科普介绍,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好几天了,还是不住的提起。所以家长有时候耐住性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在无形中教给孩子许多知识,甚至可以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其次,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他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开展有目的的实验、探索活动。有一次,周子懿不知是电视上看到还是幼儿园里老师提的,她要求做实验,说要把鸡蛋放在盐水里,鸡蛋会浮起来。当然这是一个原理非常简单的小实验。是根据盐水的密度大,因而浮力也大,可以浮起鸡蛋。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支持她的,虽然我不一定会花时间陪她做。我让她自己只管去冰箱里拿鸡蛋,只管倒食盐到水里。第一次她自己做了,我没有陪她,只听得她在那里欢呼,“我成功了,成功了。”第二次她再做这个实验时,我考虑到我买的都是鸭蛋,重量大,现象会不明显一些。于是我和她一起做,特地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取两个相同的杯子,两个相同大小、重量的鸭蛋,在两杯中各倒入1/3杯的清水,一个杯中倒入两大勺食盐,充分搅拌直至溶化,另一杯不做处理,然后同时放入鸭蛋,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食盐水中的鸭蛋浮出水面的面积要大一些,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另外再举个例子,小区里经常有人现场做爆米花卖,我和周子懿散步的时候听到响声,想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于是特地陪她在旁观看,观察了制作爆米花的全过程。周子懿看的很仔细,同样提问、思考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轰的一声巨响?”“为什么炉子的外面这么黑?”“为什么米粒会变这么大?”“为什么烧的时候要不住的摇手柄”等等。我还经常在周末休息时,带她一起包饺子、做汤圆、包馄饨等一些家务活,比如包饺子时,她会包出各种形状的,飞碟啊、小孩脸啊、机器人啊等等。让她自己到楼下牛奶箱取牛奶,(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包括用小钥匙打开奶箱,取出牛奶,再把箱子重新锁好,还要小心的把牛奶拿回楼上,整个过程既需要耐心又要细心)以及帮家里倒垃圾等一些小事情,在劳动的过程中,她的手、脚、脑同时得到锻炼,开拓思维,增长见识。
再次,对于学校布置的正常的作业,我们要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去完成。对于这一点我很惭愧,因为周子懿的作业经常不能够及时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一次次失败中也得到了不少启发。需要肯定的是,千万不能因为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而打骂孩子,或者威逼利诱,比如你把这个作业做完了我给你买什么。因为这无形中是培养孩子为父母读书的思想意识。也是孩子越来越对学习没有内在动机的原因所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抽时间陪陪孩子,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寻找出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引导鼓励方式。比如周子懿经常觉得珠心算很难,我便耐心的陪她玩一些数字游戏,想方设法让她从计算中寻得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培养珠心算的信心和兴趣。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只要每位家长有耐心、恒心、信心,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我们一定能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乐学、好学的新时代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