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首页

搭建展示平台 共探优质教学新路 发表时间:2010/12/13 11:32:00

  • 搭建展示平台 共探优质教学新路

    ——心桥幼教集团幼儿园优质活动评比侧记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心桥幼教集团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集团中心教研组的活动内容。于2010年12月7日至8日在新桥一幼举行了为期2天的语言领域优质教育教学活动评比。各幼儿园在自己选拔的基础上,向集团推荐了14名幼儿教师参加了这次评比活动。经过集团组织的评审团认真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六名。由于我们提前对这次优质活动评比进行了部署,并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因此活动进行的有条不紊。

    这次评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平台;加强了集团园际之间语言领域教学经验和做法的交流;提高了参赛教师驾驭课堂、组织活动的整体水平;展示了集团幼儿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十四节精彩的教学活动,无论从教材研究、教法选择还是流程的创设,都不难看出参赛老师的良苦用心与辛勤付出,不难看出她们背后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学前教育保教指南》的钻研与剖析,不难看出她们对优秀的幼儿教育方法策略的感悟与领会。通过综合评价,我们认为这次优质活动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选择题材广泛。

    这次我们虽然规定参赛的活动内容,只能选教材内语言学科领域的内容,但大家选择的题材还是比较广泛,有故事教学、散文诗欣赏、语言游戏和儿歌等等。鹿城心桥幼儿园的刘海燕老师和王静老师还选择了比较有挑战性的《我是霸王龙》和《最后一片叶子》情感故事来组织活动。除此之外,老师们在选材时还比较注重教材的生活性、趣味性和活动性,捕捉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材,如澳美加实验幼儿园《怕冷的大恐龙》、开发区心桥幼儿园的《小老鼠的旅行》、红都幼儿园的《快乐婆婆和忧伤婆婆》等等,都是比较贴近幼儿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一个活动能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选材,只有选择了有价值的、孩子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选材可谓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制定内容全面。

    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做到理清教材的重、难点和了解幼儿的可接受性(准确与否另当别论),比较注重目标制定的全面性,例如:小班语言活动《怕冷的大恐龙》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把目标定为: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运动是使身体变暖的最好方法;2、鼓励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3、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像这样目标我们不难看出老师不仅重视幼儿的认知学习(目标1),而且还比较符合幼儿的情感、能力、态度以及道德品质发展的需要(目标2、目标3)。活动目标决定着活动的方向,影响到活动的范围,涉及活动的难易程度,恰当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新颖。

    教师设计活动过程时能意识到活动过程要为目标服务,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目标的体现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活动设计得比较新颖,思路比较清晰,结构比较完整,各个环节的过渡也比较自然。特别在理解故事环节,大部分老师都能在实施过程中体现新《纲要》的新理念,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完全冲破传统故事教学的束缚,一直以有效地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而不是让幼儿听老师讲述故事后,凭记忆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扩散性思维。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教师们在环节转换的流畅性、提问的层次性、有效性、幼儿的参与性等方面都进行了活动前的预计和关注;活动中教师还能做到面向全体幼儿,注重创造平等和谐的师幼氛围。如:鹿城心桥幼儿园刘海燕老师,在组织活动中总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在理解故事内容时,对那些不敢举手的孩子,总是说“老师很想听听不举手小朋友的声音,你们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吗?”。老师用这样一种商量的口吻与幼儿对话,顿时消除了孩子对借班老师的陌生感,从而倍增了她们回答问题的自信心。而且刘老师在回应孩子的回答时,总是归纳幼儿的语言,而不是重复幼儿的语言。

    四、教学方法采用形式多样。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能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和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导入环节中老师们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导入方式。有采取谜语导入的,如《小螃蟹找工作》、《调皮的太阳》,有采取图片导入的,如:《我是霸王龙》、《怕冷的大恐龙》,有采取情景导入的,如:《量天空》、《最后一片叶子》等等。要使教学活动一举成功,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精彩的导入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理解故事环节中为帮助幼儿很好地的理解故事、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突出活动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老师们也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将文字转换成动画片,让幼儿通过声情并茂的画面来理解故事的内容;利用肢体语言,用师幼共同表演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幽默和诙谐。

    但是,在这次参评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看出了一些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

    一是教师对教材的分析问题。

    有部分教师在选定教材后虽然也分析了教材的重、难点,但准确度不高,从而导致目标的定位不是很准确,教学手段不策略化,教学过程中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办法突破。由于教师们没有真正读懂教材,因此,对教材内在的思想性也挖掘的不深,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不到很好的拓展和提升。也有的老师由于对教材的分析不透彻,导致对不同题材的教学方式产生混淆。例如:散文诗欣赏《调皮的太阳》,老师拿到教材以后,应首先分析一下题材,她是一篇散文诗,整个教学的过程应与纯粹的故事教学有所不同,散文诗欣赏重点词应该是“欣赏”,通过多次的配乐欣赏让幼儿感受到散文诗的意境美,以及调皮的太阳给我们带来的幽默和诙谐,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太阳的作用。

    二是教学活动目标的定位问题。

    教师们虽然在制定目标时已经考虑到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多维度目标,但目标定的准不准还要另当别论,有些老师目标的定位不是很准确,有的太高有的太低,有的太大有的太空,针对性不强。例如:有很多老师在目标中都提到: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像这样的目标就好象万金油只要是语言学科领域的教学,不管什么题材都可以套用。还有的老师没有注意领域之间目标的渗透与整合。更有的老师在文字表述上还不是很统一。

    三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问题。

    参评的教学活动普遍忽略了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的问题,有不少的课自始至终教师和幼儿互动,幼儿与幼儿互动不够。其实幼儿的表达交流很大程度上都在与同伴和老师间进行,老师应好好地充分利用幼儿同伴群体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教学活动中的细节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在优质活动中,有些老师的教学活动表现虽然精彩,但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却成了白玉之暇。例如:教学活动时间把握的不够,有的大班只上了18分,有的大班上了40分钟;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注意,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好好要求幼儿倾听别人说话;怎么样的教具,什么时候出现老师往往考虑不周全;还有幼儿位置的摆放老师往往不是很注意,上课时只管教学,而忽视了时时在挪动着的幼儿的位置,听课的老师为此捏了一把汗。

    五是课后反思的实效问题。

    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批评精神。课堂教学后,老师沉下心来思考一下活动的得与失,如教学活动领域该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在整合教育观念下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契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提问该如何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这样有助于把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推动下一次更有效的活动。可是在部分教学反思中,我们看到的几乎只是老师教学过程的又一次阐述,没有反思到点上,更看不到写出自己不足之处后的再教设计。

    总之,优质活动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她能使幼儿园逐步达到“优质活动常态化,常态活动优质化。” 的目标,本次活动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这次活动确实让所有参与的老师受益匪浅,她们在感受集团幼教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创新的灵感,相信她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叶国芳  徐秀丽  供稿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三日

     

    由心桥集团领导和各园园长组成的评委席
    董事长徐炳兴亲临现场,并听完整个上午的课程
    陈丽琴《百家姓》
    上课的小朋友向现场老师询问姓氏
    南春燕《调皮的太阳》
    刘海燕《我是霸王龙》
    唐金湘《蛋宝宝》
    季广恩《快乐轮胎》
    张晓《量天空》
    周罗琴《小螃蟹找工作》
    高方圆《怕冷的大恐龙》
    王婧《最后一片叶子》
    纪炎炎《快乐婆婆和忧伤婆婆》
    张颖颖《鼹鼠的箱子》
    徐碧慧《胖胖兔减肥》
    阮荣霞《彩色牛奶》
    白帆《小老鼠的旅行》
    课后在会议室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