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 首页

试谈有效的教研 发表时间:2008/12/25 9:55:30

  • 试谈有效的教研

    【内容提要】

    园本教研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在园本教研中,要探索新的教研方式,倡导合作学习、观摩活动和树立反思意识。

    【关键词】

    教研方式  合作学习  观摩活动   反思

    【正文】

    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园本教研。作为省一级园的新桥一幼有着特色的教研活动,让我们老师在教研活动中逐渐成长。

    一、新的教研方式

    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管理者习惯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存在的问题,以指导者的身份谈自己的看法,并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依赖性强。现在,我园坚持发展以园为本的教研,将教研活动的内容交给全体教师,由年级组、课题组自拟题目,提出研讨的内容。

    这一“交给”,使得教师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者”,教师们以主人的身份,用对话的方式,争相提问题,谈见解,展开讨论。如果问题一时没法搞清楚,大家会分头翻资料,进一步实践,另找机会商讨,直至把问题搞清楚。例如,一次为开展科学领域活动,大家制定的主题为“蛋和蛋制品“。大家集体讨论有关蛋的科学知识,遇到一问题“蛋制品的定义为何?”“熟鸡蛋是蛋制品吗?”大家反应强烈,有的说“蛋制品是经过外在加工的。”有的说“水煮蛋不也就是经过加工了吗?”马上有人反驳说“蛋制品经过加工后发生了形态还有质的变化。”“水煮蛋内的形态不是也发生变化了吗?”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最后,主持者将这一问题让老师们再找找资料,再研究,最后得到认定“熟鸡蛋是蛋制品”。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思维活跃了,工作也变得主动了。

    二、教研中的合作学习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皮亚杰指出: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交换信息逐步构建起来的。教师的认知成长同样需要相互的交流和碰撞。

    在我园的教研活动中,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集体备课时,大家共同研讨活动的目标定位,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教学具的准备等。在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活动材料的制作、设计等,以及主题墙的展示、布置等等,大家共同讨论交流。再比如,教学活动研讨中,围绕教学活动的流程:“选材——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展开研讨。我们在充分展开讨论活动的每一环节,创设互动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让每一环节都成为大家公开研究学习的载体,成为学习合作的过程。

    三、观摩活动的开展

    在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听课观摩评课是极其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在我园的教研活动中也是如此。我们经常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观摩,区域游戏活动观摩,半日活动观摩等,并且我们秉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宗旨,还开展园内观摩,对外开放观摩,园以外范围观摩活动等。各种形式的观摩活动,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给教师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四、促进教师的反思意识

    美国学者波斯纳在反思研究中总结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只能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教师的反思能力却可以通过干预性策略得以加强。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是我园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园开展教研活动后,都要求进行反思,并要写成书面文字。经常有新教师对写这些反思很困惑,于是我们就会针对大家的困惑提供解决的办法,比如开展、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专家讲座解疑、读书感悟交流等,给予教师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而且教师在反思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向“教”要质量,促使“研”不断向着深入的方向发展,而认真实施的“研”又推动了“教”的质量不断地提升,实现了“教”“研”相长。这就是我园的教研。

    【参考文献】

    顾荣芳等《从新手到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庞丽娟 《教师与儿童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刘电芝 《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