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备课的保障条件
已有 409 次阅读 字数(1660) 2014/12/28 10:07:09
备课是教师走进课堂的前期准备,是教师的基本功一个方面的体现。现要求:幼儿教师备课应重视要对孩子们的现有水平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要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拟定计划,然后,再开展与实施。整个过程是朝着总体目标和方向前行的过程,它包括制定计划、目标和、安排时间和内容,组织实施的方式或形式及方法等等,所以,有效的备课是当前教师要统筹思考的一个教育行为问题。现实中,往往只要是写出了教案或半日活动的安排,就是完成了备课的做法,非常普遍,怎样让教师做到有效的备课?以下是我个人观点:1、 端正备课态度幼儿园管理者应促使教师认识到备课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更不是为了任务或领导要求而备课。备课的主要任务不是形成教案,而是解决问题,即要解决你的学生在你那学会了什么,是怎样更能帮助孩子们轻松有效地学,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实质上就是一次教研活动,每一次个人的认真备课,也是一个努力提高教师自己怎样传授与幼儿怎样去学或模仿而习得一些知识和经验的体验,整个过程应经历解读文本、优化预设、促进生成等一系列思考,这当中教学形式可以不拘统一,只求孩子们是轻松的学、愿意参加教师组织的活动,而教师是目的的开展并有观察记录与反思,从而帮助教师在案例剖析中学会举一反三、大胆反思,进而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这是需要团队力量做得好(班级保教人员之间的配合),不仅能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也能较快地促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消除惰性,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备课中去,形成自觉地了解每一次活动的具体要求,清楚自己在备课时应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或效果,增强备课的有效性。2、 重视备课检查教师的备课工作做得怎样,存在什么问题,都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加以深入了解。备课检查要杜绝“走形式”,检查不能停留在书写是否认真、是否完成等形式层面上,而要重在检查备课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即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本班孩子特点,应结合教师的日常保教工作来综合开展备课检查(实地看落实情况)。可以将备课本作为检查依据,检查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等方面是否认真执行了学期、周、日计划,执行过程中,目标有没有需要调整,内容有没有严格执行等,调整后目标是否达到,是否采纳了教研组的合理化建议等,以促使备课发挥真正的价值。3、 加强学习培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幼儿为主体”以及“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在备课时注重从幼儿身边的趣事和幼儿关注的话题中选择、生成主题内容,如随机教育或契机教育的价值的挖掘;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实际能力确定主题活动目标;要根据幼儿的在规律来设计活动环节,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这些说起容易,做起难,特别是对一些新教师的不断引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一步步弄懂弄明白一些教育专业先进或正确理念,所有这些,园管理者,要定期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或加以引导——即理论的学习和强化培训,必须以此来为统一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备课质量,幼儿园管理者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教师进行多层次的培训。4、 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教研组是教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学业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织。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学,并对本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特别能解决备课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主题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每一位教师做到都有自己的经验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即更重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因此,建设高质量的教研组团队,有利于提高备课实效。教研组功能发挥是否充分,与教研组长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密切相关。有思想、肯动脑的教研组长,其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往往卓有成效。如果教研组长的问题意识不够强,那教师的收获会大打折扣,集体备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培养与偶修德教研组长,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