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区的动态管理
已有 727 次阅读 字数(1697) 2015/4/19 12:10:07
我们经常会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图书架上摆着许多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智力书等等。这样的布置通常会维护相当长的时间,而教师很快发现,幼儿到阅读区去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无奈地看到这个漂亮的角落变得冷冷清清而没有幼儿光顾了。阅读区到底应该怎样布置,投放怎样的材料,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的需求?如何让幼儿对阅读活动感兴趣?如何让预读取的活动能够与别的区域游戏相结合?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然而,一个原本幼儿园里阅读区是由教师为自己班级的幼儿提供爱读书、看书的一个区域,它的创设,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方便、自由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也可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从中了解缤纷斑斓的世界和童话世界,也应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环境,作为教育者,在培养或引导幼儿阅读怎么样能较好的发挥其功能,除了定期投放不同的书目、摆放的位置等等,我认为阅读区的动态管理是尤为重要的: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量、相对安静的阅读区。把书放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而且丰富的阅读环境。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教师们往往是将一个图书架上排满图书而置放在教室的一角,看是安静且有光线,但没有空间,活动时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可以说是一种效率不大的设置。其次,每两周更换一次图书内容,可轮流替换,以保持新鲜感。也可以根据班级主题教学内容有目的性的投放书目,还可让幼儿自带书来有人用交换阅读,使幼儿从中接触到更多不同题材、不同型读物。在这要注意的是孩子从家里带来的书,大家要共同爱护,万一有不小心将书弄破了,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引导幼儿进行修补、赔礼道歉等,同时教师一定要特别表扬那些经常带书来与幼儿园小朋友共同分享的小朋友,这样,能在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帮助,从小帮幼儿树立分享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的为人处世习惯培养,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孩子们在阅读区从创设的参与状态,看书、阅读的习惯和交往方式,给予了诸多的表现,是教师观察掌握孩子们各种能力大好机会。再次,就是持续不断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取书、还书、看书指读等阅读习惯。常规的训练,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是首先教师要做到,班级所有保教人员要统一思想,统一方法,共同配合来养成孩子们的习惯;其次是教师要做到眼勤、口勤,一旦发现不良的习惯,看上制止和告知注意事项;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就是在组织或幼儿自由活动时,教师要做好活动前的要求交代,并将一些角色分工好,必须有一个是管理人员,来协作教师或学会管理,做到规范的取书、读书、还书,以保证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养成。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主题目标调整阅读活动区。阅读活动区的设置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随着主题目标和实际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更换。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对图书有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理解正在学习的内容及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幼儿参观图书馆,了解到图书馆的布局、用途、阅读的规则、借阅的手续,对图书馆就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基础上如果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在班级里布置一个新的图书阅读区,并对原来的阅读活动区重新调整。投放的材料可以是图书、图书编号、借阅卡、图书医院等;还可以分为图书借阅室、图书出版社、采编室和图书医院的创设,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制定“借阅规则”和“读者须知”,还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借书证,最后有可能呈现出,图书出版社里,幼儿用各种方式制作文字书、连环画等有趣的新书。采编室里,幼儿忙着分类统计图书。图书医院里,幼儿对破旧的图书进行了分类,用不同的方法补书,“医治”其他班级中“生病”的图书。这就使活动区成了主题活动实施的主要场所,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总之,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园阅读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区这一幼儿的主要阅读环境,注重阅读材料的投放于管理,以创设一个适合幼儿阅读的多元情境,让幼儿多一些机会和书建立感情,培养阅读兴趣,促进早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又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区,有效的开展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