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延真个人空间

成长日志

小班科学活动:《隐身水果》的研讨

已有 768 次阅读 字数(2805) 2018/1/31 14:15:39

小班科学教案:《隐身水果》                                   设计意图:伟大的儿童教育家杜威提倡“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发现教育的点,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教育的契机,本次活动是以水果饮料为线索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小班幼儿思维简单,直观。因此我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出发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水果饮料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水果幼儿从小就熟悉,也非常喜欢吃。饮料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喝,让幼儿在饮料中找出藏在里面的水果,幼儿觉得又好玩又有趣。整个活动让幼儿通过看、闻、尝等系列直观的手段寻找饮料中的水果,进而找出食物中的水果,最后延伸至食物中藏着的其他蔬果鱼肉。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至始至终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发现。活动目标:1、能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等方法辨别含有不同果味的饮料和食物。2、感受操作、品尝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果味饮料:橙子味,葡萄味、西瓜味。果味食品:果冻、糖果、饼干。记录卡、PPT。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呀?今天这儿也来了几位调皮的水果它们都躲起来了,我们一起去找找吧!(音乐响起)出发了!咦,水果宝宝呢?会不会躲在这块布下面呢?我们坐下来看看吧。二、辨别不同果味的饮料1、(将布打开,教师以水果的口吻):小朋友们,我们都藏在饮料里哦!原来水果宝宝藏在哪里呀?这杯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水果会藏在这杯饮料里面呢?谁知道?为什么你觉得XX水果会藏在黄色饮料里?同上提问其他两杯饮料。2、师:徐老师也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样水果,就在你们的椅子底下,拿出来看看吧!你觉得你手上的水果会藏在哪杯饮料里呢?(每位幼儿猜,把自己的水果贴在记录表上)3、师:小朋友觉得黄色饮料里藏着黄色的水果,红色饮料里藏着红色的水果,紫色饮料里藏着紫色的水果。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每杯饮料里都只藏了一种水果,看来我们除了用眼睛看的方法以外还要用别的方法来找找饮料中的水果!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现鼻子和嘴巴图片)我们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的方法去把藏起来的水果找出来。4、幼儿操作。师:徐老师也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杯水果,小朋友也用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去把饮料里的水果找出来,把找到的水果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徐老师,喝完饮料轻轻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5、集体交流:你喝的是什么颜色的饮料,里面藏着什么水果?(教师根据幼儿描述逐一在记录表上贴出来)到底小朋友找对了吗?一起来看看结果。(出示实物:西瓜、橙子、葡萄)6、总结:我们刚才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的方法把水果宝宝从饮料中找出来了,你们可真棒!二、出示不同果味,幼儿操作1、师:水果不仅会藏在饮料里,还会藏在别的食物中(出示实物:果冻、饼干、糖果)那你们知道会有哪些水果会藏在这些好吃食物中呢?我们来闻一闻、尝一尝,把水果从食物中找出来?2、幼儿操作,提醒幼儿将果皮吃完了要放回盘子里,吃完后轻轻的回到自己的位子上。3、集体交流:你吃的是什么食物,什么水果藏在你的XX里面?4、小朋友真厉害,能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找出了藏在食物中的水果,给自己鼓鼓掌吧!三、延伸、结束1、调皮的水果喜欢藏在食物里,其实蔬菜鱼肉也很调皮,它们也喜欢藏在食物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2、小朋友也回去找找,还有什么东西跟水果、蔬菜、鱼、肉一样调皮喜欢藏在食物里,找到后记得回去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哦!四、活动反思:一、 选材的反思:伟大的儿童教育家杜威提倡“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发现教育的点,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教育的契机,本次活动是以水果饮料为线索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小班幼儿思维简单,直观。因此我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出发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水果饮料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水果幼儿从小就熟悉,也非常喜欢吃。饮料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喝,让幼儿在饮料中找出藏在里面的水果,幼儿觉得又好玩又有趣。整个活动让幼儿通过看、闻、尝等系列直观的手段寻找饮料中的水果,进而找出食物中的水果,最后延伸至食物中藏着的其他蔬果鱼肉。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至始至终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发现。二、 目标的反思:在活动中我制定了以下目标:1、 能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等方法辨别含有不同果味的饮料和食物。2、感受操作、品尝带来的乐趣 。  活动的目标实在,不空旷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幼儿寻找饮料中的水果时,幼儿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等系列操作而得到答案。三、活动准备的反思  此次活动材料的准备简单易操作,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 实物水果、水果饮料贴近幼儿生活,又非常吸引幼儿。尤其是实物水果使幼儿将水果图片、水果和水果饮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2、 记录表:活动中的记录表设计的巧妙又规范,即可以让幼儿集体操作,又便于幼儿观察。三、 活动过程的反思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班幼儿。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情境的方式引题“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调皮的水果都躲起来,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导入自然不做作,即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巩固了自己认识的水果,又点出了活动一下环节“饮料中找水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接下来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用了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这是本次活动中最吸引幼儿的,也是让幼儿亲身去体会,去探索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解决活动的重点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先我将三杯不同颜色的饮料摆在桌面上让幼儿能清楚明了的观察三杯饮料的不同。让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对找水果饮料有了初次的认知。紧接着我为每位幼儿操作、发现的机会,为每位幼儿准备了好喝的饮料。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来寻找藏在饮料中的水果。为了让幼儿能更准确的说出藏在饮料中的水果,操作前我给幼儿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方法和要求,使幼儿能从操作活动中获取准确的结果。这个主题的内容中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没有经验,关于水果的经验在幼儿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就可以有心的点滴积累起来。因此,在这个主题过程中避免过分强调对水果特征上的认识学习,如何让孩子感知水果之间的差别,我们更多的利用一些隐性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标记的暗示和各种感官的利用等,调动幼儿自己积累和丰富经验的主动性,用这个主题开展的机会,使幼儿在自我学习的方式上有新的发现,让他们在生活常态中获得进步。活动开始,教师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今天有一些水果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接着让孩子找一找藏在活动室内的水果。激发了孩子的活动情趣。当孩子发现了各种饮料时,再通过让孩子去分别这些饮料颜色的不同,来猜猜到底是什么水果藏在这些饮料里面。接着,再让孩子自己猜测,品尝好喝的饮料,在做做、吃吃的过程中,辨别藏在各种饮料中的水果到底是什么。在这个活动中,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辨别能力,再进一步去辨别,继续培养孩子学习一些简单的观察、比较、记录的方法和能力。  

评论 (0 个评论)   点赞(0)

facelist

成功
  • 日志:118
  • 相册:156
  • 心情:0
  • 留言:45
  • 关注:0
回顶部